基督教通訊

以《使徒信經》立下穩健的信仰根基

以《使徒信經》立下穩健的信仰根基

◎宋澤萊

我們往被到「怎麼信?」這樣的一個問題,有時我們被問住了,一時之間竟然不知道要怎麼回答。

許多有名的傳道人大抵對「信」這件事都採用了模糊的態度,不願明確表示。因為信徒有可能是因為好奇來信基督教;或是因為受到忽然間的靈光一閃來信基督教;或者是目睹他人的神蹟來信基督教;或者是因為自己的疾病突然被耶穌治癒來信基督教……,總之是五花八門。在這個情況下,如果給初信者一個硬性規定,那就可能嚇壞了該位信徒,竟而達不到吸引信徒的目的了。

於是他們就說:「信就是信上帝。」或者說:「信就是信聖經。」之後,就說得很廣泛模糊。總之好像是聖經裡頭提到的紀錄或引申的文論、文字都屬於「信」的範疇。這麼一來,就漫無邊際,終而使信仰者完全迷糊了。

其實,聖經裡頭的文字有一大部分是屬於「望」的範圍;有一大部分是屬於「愛」的範圍的,並不一定都屬於「信」這件事的。某些還不一定是屬於「信望愛」這三個範疇,只是閒談罷了;甚至有些是魔鬼的胡說,要是不辯是非,通通都信了,那就糟糕了。

但是,一個負責的傳教者不應該處處以討好信徒為考量;因為一種不夠堅定札實的信仰短暫期間可能對基督徒影響不大;不過長時間以後,可能促使他在靈命上無法更新,也許信了1020年,仍然和初信者一樣,毫無成長。

「信」這件事終歸來說是比較屬於知識論的範疇,因此加爾文才特別將信心稱為知識。就好比說「愛」這件事比較屬於倫理學的範疇是一樣。

原來我們的信是有一定內容的,不是漫無止境的信;也不是我們想信什麼就信,不信什麼就不信。

「信的內容」是要我們一再認知、一再考慮、一再認同、一再確信的東西;也就是說,我們要在信的內容天天追問、天天思考、天天確信。如此,才會天天都進步、月月都進步、年年都進步。這種信才是真信。

那麼,究竟這個「信的知識內容」是什麼呢?簡單講就是《使徒信經》裏有關耶穌那部份的文字,我將它抄寫在底下:

我信耶穌基督,上帝的獨生子,我們的主;
因著聖靈成孕,從童女馬利亞所生;
在本丟彼拉多手下遇難,被釘在十字架上,
死了,葬了,下到陰間;第三天從死裡復活;
後升天,坐在無所不能的父上帝的右邊;
將來要從那裡降臨,審判活人,死人。

這一些文字將他們擴大闡釋,就是〈四福音書〉裡的所有耶穌的言行紀錄,乃是聖經的最核心。在《信義宗信徒手冊》裏談到:信義宗有5份最重要的改革家文獻,當中一份就是〈馬丁路德小問答〉,〈小問答〉裡就包括有《使徒信經》的解釋,[1]可見馬丁路德對《使徒信經》的重視。加爾文寫作他的《基督教要義》的計畫完全仿照《使徒信經》的結構。《信經》既然包含四部,即:第一論父上帝;第二論聖子;第三論聖靈;第四論教會,所以加爾文也把《基督教要義》全部分為四卷,以便與《使徒信經》相呼應,可見《使徒信經》在改革宗的重要性非同小可。

尤其是裡頭的耶穌部份,更是我們要特別留意的,它乃是讓我們天天追問、天天思考、天天確信的文字,不能一天遠離它。你必須一字一句去確信它,倘若有所懷疑,那就不行。

一般來說,剛信教的人要確信這些文字是困難的,但是等到你突破了當中的某些不能確信的文句,可能就全部通達了。前總統李登輝曾經談到他剛信基督教時,就無法突破「因著聖靈成孕,從童女馬利亞所生」這個關口,因為要信它實在很難,不過到最後,他終於能信了,就貫通了整個基督教重要的道理了。我相信「第三天從死裡復活」這句話也一樣很難信,但是一旦想通它,就會帶來驚人的成果可見這些文句正是基督教的入門檻,信了,就進入基督教;不信,就仍是基督教的門外漢。

因此,當一個人說他信基督教時,你千萬要注意他「信什麼」,如果他只信耶穌將會給他一千萬元的新台幣,你千萬不能當他是真信。你總要拿《使徒信經》裡的這些文字來考考他,如果他從來都不明白這些內容,那麼你就告訴他離信基督教尚遠,必須從《使徒信經》開始起信才對。千萬不要因為要拉攏他、討好他而說他真的信了。如此打迷糊仗,你必然無法真正拯救一條靈魂,你反而是陷害他遠離天堂千里,終於無法得救了。

《使徒信經》既是我們信的開端,也是信的終結,你不可漠視它!



[1] 見《信義宗信徒手冊》﹝台北:道聲出版社,2006﹞頁5253

檢視次數: 3776

意見

您必須是成員才能發表評論!

加入 基督教通訊

關於

© 2024   Created by 胡長松.   管理小組

報告問題  |  服務條款